新闻首页 > HR专区

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应对用工荒

2012-01-29 15:20:00 来源:互联网 点击数:11069

扫码关注快速了解
招考、招聘、求职、人才政策等信息

    春节刚过,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急需人才,面临着大量用工紧缺问题。在广东东莞、江苏昆山、浙江义乌等地的许多制鞋、电子、工艺品企业,厂门口招聘广告天天挂,可人才却招不进来。企业存在着招人难、用人难、留人难等状况。

      诚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稳定性、发展空间与国内的大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肯定无法相比。笔者作为咨询培训顾问常游走在许多企业之间,对此深有感触。当前很多人才对简单代工企业缺泛信心,难以长期在某一企业服务,因此,普通员工很难招到。人才追求的是高薪水、高福利与良好发展平台,当企业的报酬不能满足自身的期望时,就会把期望值进行转移。而一些企业尽管给员工的待遇不菲,却人才也照样难招。事实上,当前许多劳动密集企业已处于不提高薪金难以招到人才,提高标准又会增大人力成本的两难境地。在企业里面,员工个人的发展常常受到限制,就算工资在同业中处于中高水平,但由于缺少好的发展空间,或者企业的老板管理方式随意,管理层素质偏低,公司制度不公平,管理松懈,人际关系不良等诸多问题,同样导致人才很难留下。

面对以上存在的现状与事实,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如何应对“用工荒”呢?

   调整经营战略,助推产业升级,破解“用工荒”。

      当前国内企业的发展趋势应该向国际趋势的环保化、低碳化、绿色化、高科技方向发展,这样才能破除劳动密集用人所需。通过产业向高端延伸,产品战略转移,从而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品。提升人才的素质,减少用人的数量,以吸引更多高素质、高技能人才流入企业。

   简单工序外包,缓解用工压力。

      面对节后的用工需求高峰,的大型制鞋企业如奥康、康奈尔等都是通过对机器进行更新换代,提高单位员工的生产效率,或者把相对较为简单的工序外放到劳工较为集中地区。工人需求量大,每家企业都一样,就看各自如何想办法减轻招工压力。在奥康集团,他们将新研制的加工设备用于流水线可以实现节能25%35%用工量至少可以减轻25%左右。同时将简单工序转给代工,这样未雨绸缪,同样为节后用工高峰减压做出了巧妙安排

三   锻造人才“发展平台”,对冲“薪资劣势”。 

    杭州萧山区劳动局对进城务工1300余名外来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显示72.5%的来求职35岁以下;在所有被访者中,78.8%的人关注岗位发展前景;59.0%的人要求企业提供相关培训,35.8%的人要求政府提供培训。因此,劳动密集型企业应更多地从提升软环境入手,加快企业员工在医疗、教育、培训等方面的公共资源覆盖,这实际上就是在提升企业吸引力。同时,要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、生活环境、学习环境、人际环境和发展环境,以利人才在企业长期服务工作,哪怕工资低一点,但其他条件上去了,员工的心也能稳定下来。

   广开招聘渠道,多方吸纳人才。

     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才招聘工作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人才招聘。如今网络招聘、校园招聘、人才中介、劳务派服务与职业技校建立长期招生都是解决用工来源的重要渠道。因此,企业要与这些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,以便解决源头问题。

   当地政府要积极为劳动密集企业减压,破除“用工荒”。

    劳动密集型企业的“用工荒”问题,不仅仅是企业本身问题,当地政府也有责任为企业减压。需要政企和谐配合,站在更高的起点,更广的范围、更高层次来予以解决。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当地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,完善人才平台,疏通用工渠道,同时要为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的地域大环境和人文大环境,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改革,为企业进行必要的税务减免和财政信贷扶持,协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以增强企业应对“用工荒”的承受力和稳定发展后劲。

新闻附件

附件名称 附件上传时间